辽东学院地处鸭绿江畔、黄海之滨,坐落在英雄的抗美援朝出征地、最美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国门大学,是全国一具备沿边、沿海、沿江区位特点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多年以来,学校立足地方、服务辽宁、面向东北、走向全国、对接国际,坚持走“综合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之路,努力建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接续百年奋斗,铸就“综合性”发展基石。辽东学院办学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丹东地区有十余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的高等学校,经过不断建设改革发展,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为辽东学院。学校具备农技类、师范类、纺织类、财经类、医护类等传统专业优势,既有农医理工科基础,又有财经师范类底色,目前设有13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50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获批1个国家******专业、3个国家试点专业、21个省级各类优质专业,是辽宁省内承担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的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529人、专任教师96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5%。拥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千人层次、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专家学者。学校有临江、金山北苑、金山南苑、经山、五龙背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近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2亿元,图书馆藏书近115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致力地方发展,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聚焦地方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利用地缘优势与特色,推进现代纺织研究院、鸭绿江流域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院、绿色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现代特色农业研究院等六个跨学科研究院建设,搭建起人才培养“大平台”。多年来,学校对鸭绿江流域历史、文化、民族、生态保护及国土安全研究,特别是高句丽历史文化、辽东长城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抗美援朝精神课程入选中组部精品党课展播、专题宣讲报告获中宣部表彰,构建了文化传承“强载体”。拥有辽宁省功能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蓝莓新品种育种与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蓝莓及小浆果种植技术、熊蜂周年繁育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推进了产业的发展;“梳理及成纱质量”关键核心技术、“环保阻燃剂”关键技术和地方特产柞蚕丝生态染整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防静电织物应用于“神七”宇航服伴随宇航员遨游太空,激发了质量提升“新活力”。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强化能力、注重素质,致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既有接近真实工作环境、接近现实生产一线、接近实际操作过程的“三接近”教育教学环节,又有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既有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班,又有行业学院的持续建设,架设起人才成长“立交桥”。办学以来,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20万人。
立足地缘优势,彰显“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着力做足“边”的文章、不断释放“海”的潜力、持续激发“江”的活力,繁荣边疆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打造“六馆一路一中心一广场”,即鸭绿江流域博物馆、辽东地区动植物标本馆、丝绸纺织博物馆、会计账簿陈列馆、抗美援朝精神传承馆、校史馆、银杏文化景观路、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和抗美援朝精神广场,深耕地域历史文化,厚植师生家国情怀;充分用好毗邻朝鲜半岛的独特区位优势,做足对韩、对朝、对日国际合作文章,做优与朝鲜国际化合作品牌,在朝鲜建立了全国首所“孔子学院”,近15年来国家汉办选派朝鲜汉语言教师均出自我校,指导朝鲜中学生获全球汉语大赛总冠 军;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亚洲、非洲地区等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英文授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国际贸易等学士学位课程及汉语言本科课程;坚持扩大开放合作,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6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先后招收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700余人,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试点。与韩国友好学校开展“2+2”学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技术大学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4+0”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和文明交流互鉴水平。
面向未来,辽东学院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着建设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好“边疆特色牌”、走好“自强实干路”,秉持“知行并重、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承扬“固本安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坚持学术戍边、人才固边、服务兴边,擦亮底色、彰显特色、增添亮色,推动有特色、高质量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为辽宁乃至东北的振兴、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