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综合社区试点单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设单位。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办学实力、科学的培养方案、良好的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全国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全国最 具影响力民办高等院校、全国特色民办先进集体、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广东省最 具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广东省红十字系统先进单位、广东当代优秀民办学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坚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办学愿景,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校训精神,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学生全 面发展为主旨,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全 面提高治理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努力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
学校现有广州校区和江门校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三万余人(含高职扩招学生)。学校拥有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现有南粤优秀教师10人,已基本建成一支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业务精干、师德高尚、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能够确 保学校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凸显特色”的专业建设思想,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点,围绕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大湾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对接产业需要,重点凸显制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医药卫生类、财经商贸类的办学特色,为产业育人,为湾区服务。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数字财经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健康医学院、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2个教学部,开设大数据与会计、数字媒体技术、护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社会紧缺及新兴专业62个。学校与海外高校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构建高 效快捷的专本直通渠道,与全球多所高校建立学分互认合作模式,提供更灵活、更便捷、更多元的留学选择和内容丰富的海外研学机会。学校面向师生开设全 方位、多元化、国际化的境外学习体验及实践机会而开设的海外研修课程——环球嵌入式课程(简称 GIP),开展中外共融课堂、共融讲座、国际赛事及各类交流研学活动,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全 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现有专任教师总数达到了126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255人,占比达到20.11%;双师型教师456人,占比达到35.96%。学校拥有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现有南粤优秀教师10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及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等级职业技能资格的“双师素质”教师388人,形成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三位一体”的师资结构,基本建成一支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适应新业态教学改革需要的师资队伍。
近三年,学校教师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赛项中获奖3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奖总数位列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前列,其中2022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量位列省内民办高职院校第二位,2023年省教学能力比赛中全省27所民办高职院校共6个作品入围决赛,学校占其中的2项,是省内唯 一一所2个作品入围决赛的民办高职院校。
秉持“质量立校”战略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战略,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打造民办职业教育特色优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现有国务院侨办“中餐繁荣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主编“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参建国 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项、获得省级质量工程及省级教指委等项目32项,开设省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X证书试点32个,实现“1+X证书”对招生专业的全覆盖。学校现有156间理实一体化及多功能实验实训室,128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4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3.3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
近年来,学校招生录取率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5%,毕业生以“职业素养高、上岗速度快、实践技能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和社会及家长的充分认可。近三年,学生参加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获奖1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1项;省级以上科技文化作品获奖5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获奖数为153项,其中金 牌30枚、银牌20枚。
推进“产业惠校”战略
学校大力推进“产业惠校”战略,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平台。学校共有合作企业1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3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9家,建有3个校级产业学院,14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室7个,6个校级科研平台,开展实际招生的订单班15个,覆盖专业24个。
重点改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打造新商科数字化实训基地和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基地,培养覆盖财经商贸、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交通、土木建筑等行业领域的数字化人才。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体制、新机制、新途径,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开展校企专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协同精准育人、共建实训中心、共建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积极探索并实践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方法与路径,增强办学特色。
坚持“文化兴校”战略
学校践行“文化兴校”战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以文塑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营造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格局,着力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让优秀文化浸润大学校园,打造文化育人“高地”。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现已建成约1.8万多平方米的社区物理空间,各种设施配备完善,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践基地,进一步深化文化浸润,打造全新的“三全育人”格局。通过个性的功能环境、社交的多元覆盖、活动的设计实践等手段,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拓展与海外合作院校在联合办学领域的合作,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抓手为学生开辟了享受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实现专本无缝连接的国际升学路径,先后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合作院校通过学分互认形式开设了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金融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国际班。国际合作办学,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利用海外合作院校资源和华商教育集团内部海外办学资源,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中外双导师联合组织教学,凝聚出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海外资源优势的国际化办学特色。2022年起,学校与澳大利亚国际商学院、澳大利亚中汇学院、新加坡中汇学院联合开设共融课程 22 门,学校开设海外共融课堂,凸显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为学校国际化氛围的打造和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